找到相关内容207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说四谛

    无我相可得。是名观法无我。(二)正勤。又名正断。断恶生善,故名正断。(1)对已生之恶令断;(2)对未生之恶,使不更生;(3)对未生之善令生;(4)对已生之善,使之增长。(三)如意足。又是名神足...执著我痴、我见、我慢、我爱种烦恼,是名身见;(二)边见。因有身见故,生起断、常二见。或执断、或执常,各执一边。断见,如人死永灭,无有后世。常见,如人永远作人,畜生永远作畜生。是名边见。(三)邪见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4551489.html
  • 佛教的法数 --很增长见识

    种殊胜容貌与微妙的形相。  三十三天:六欲天中的忉利天。  三十七道品:念处、正勤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。  三世因果:绵亘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。  三转法轮:佛陀三...  二入行:理入与行入,行入包括行:报冤行、随缘行、无所求行、称法行。  二十八天:欲界六天、色界十八天,与无色界天,计二十八天。  二六时中:一昼夜,十二个时辰。  三、有关三的法数:  三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651594.html
  • 阿含学与阿含道[问答篇]

    根是匹禅那或神足,慧根就是圣谛。 道的整体性好比你的年龄跟你的身体状况成正比,你的身体、牙齿、五脏六肺、四肢五官的这些活动是互动的;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道,是苦集灭道的道,是八正道的道。 ...是我”.或是认为“肉体是我所”,而认为肉体是我所又分为肉体虽然是我所,而我在其中,或色在我中,如此引申,就产生种我、我所见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乘五得二十,就一共产生二十种我、我所见,就是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2353165.html
  • 五戒文章选读

    安和)、见道(?ā?adassasana,三明,即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尽明)、修道(mahābhāvanā,念住、正断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)、证果(phalasacchikiriyā...远离不与取。如是。 诸比丘。当作是学。 尔时。诸比丘闻佛所说。欢喜奉行 ()闻如是。一时。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。尔时。世尊告诸比丘。於此众中。 我不见一法修行已。多修行已。受人中福。 受天上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0354475.html
  • 杂阿含与唯识学

    神足不坏净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、出入息念、三增上学等,都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修行方法,内容十分纯粹,所以我们不能将杂阿含经看成是小乘经典,而应该视之为一部最原始,最能保存释迦佛陀所说的教法,...及讲授。罗先生当时非常推举并采用的课本是《杂阿含经论》,这套经论本为民国二十七年时期,四川蜀藏编刻处的木版编刻印刷,近年则由台湾新民丰出版公司印行,全套册的精装本。这是根据吕澄先生于民国十三年在南京...

    陈琼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3054609.html
  • 出家众的德行

    游行经)。这是怎样明确的开示!如来虽说有许多德行的项目,都是不出于八圣道的。如「念处」即正念的内容;「正断」是正精进的内容;「圣种」是正命的内容;「神足」是正定起通的内容。五根与五力:信(信解)...自我,维持不完善,不理想的秩序,实是不完善的道德。所以出家的真义,即为否定固有社会的价值,放弃财产私有,眷属系着,投身于新的世界。「不拜王」;「姓出家,同名为释」,即不受姓氏种族限制的集团,否认王权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1556511.html
  • 关于《心经》的般若中观

    后来佛教继续发展,又增加了念处、正断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,共七项三十七条方法,合称为七科三十七道品。这三十七道品涵盖了整个人的精神和生活,使修行的人处于完全不同于世俗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的精神...中讲到了苦、挂碍、颠倒梦想、十二缘起这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,当然也讲到了解脱于苦的灭道二谛,其方法就是般若。般苦学在印度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派,其代表人物就是龙树和他的代表作《中论》。因为龙树和他的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1256714.html
  • 《般若经》中的法句

    生善法令增长正断。   (三):神足:欲神足、精进神足、心神足、观神足。   ()五根: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   (六)七等觉支:念等觉支、择法等觉支、精进等觉支、喜等觉支、轻安等...受、六界、十二缘起支。   第二,属诸净品之五十五法谓:修行的道为六般若蜜多、见的道为十八空者合为二十四句。瑜伽道为三十七菩提分法合为七句(七菩提分)。奢摩他(止)道有六句 谓:圣谛、静虑、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5757279.html
  • 般若中观和佛教的自我否定

    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时只有八正道,后来佛教继续发展,又增加了念处、正断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,共七项三十七条方法,合称为七科三十七道品。这三十七道品涵盖了整个人的精神和生活,使修行的人处于完全不同...  《心经》中讲到了苦、挂碍、颠倒梦想、十二缘起这些圣谛的苦集二谛,当然也讲到了解脱于苦的“灭、道”二谛,其方法就是般若。般苦学在印度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派,其代表人物就是龙树和他的代表作《中论》。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5265089.html
  • 再论原始佛教及其圣典集成

    、神秘的、也不只是学问的,而是从现实人生着手的正道,从正道的修行中得到解脱。圣道的内容,主要有七类,即戒定慧三学、慈悲喜舍无量心以及念处、正断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等三十七菩萨分法。其中...优波离分别诵出经、律。最早的集经是“阿含”,集律为“二部毗尼”、“犍度”等。一般说来,圣典是佛法,源于佛陀的自证,而为人宣说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4865822.html